出張所係日治時代 負責鹽稅課徵及鹽產銷工作
北門出張所建於大正12年[1923年]
北門嶼基督教會在其附近 是棟白色建築物
歐式風味 異國風情
早年基督教對台灣的醫療有其貢獻
出張所係日治時代 負責鹽稅課徵及鹽產銷工作
北門出張所建於大正12年[1923年]
北門嶼基督教會在其附近 是棟白色建築物
歐式風味 異國風情
早年基督教對台灣的醫療有其貢獻
秋天的夕陽 帶點涼意 變化色彩為今日畫下美麗句點
由黃轉紅 一顆紅蛋高掛天上
北門遊客中心是由北門洗滌鹽工場舊建築物西南倉庫所改建
館內詳列鹽業歷史 濕地生態~~等資料
館內抹香鯨標本
介紹當地特色美食
館外建物極適合婚紗攝影 樹木尚未成蔭 黃昏去較不炎熱
洪通藝術展牆[左右兩幅]一整片 欣賞當年轟動素人畫家畫風
最近當紅水晶教堂 尚在趕工周邊環境 無法進去
沒有想像中大 要靠技巧來顯示它的宏偉
從馬武督探索森林至馬武督渡假會議中心數公里 不一會兒就到了
天空仍下著雨 朦朧的山景別有意境
電梯以open小將 lock小醬歡迎旅客
晚間時分雨暫停 是拍夜景最好時間
四個open小將主題別墅 為此渡假村特色
一晚24000元[8人] 偶只能看看~~
歐洲莊園主題別墅
日式和風主題別墅
地中海主題別墅
西部牛仔主題別墅 各有特色
早上參加樂活體驗農場 搓湯圓搗麻糬活動
農場廣闊 亦可打漆彈 現旅遊業要有套裝行程 才能吸引顧客上門
來到探索森林 天空下起了濛濛細雨 出遊最怕這種天氣
只能走馬看花 就從綠光小學開始登上
一齣電視劇 造就了綠光小學 成了觀光景點
廣大柳杉林
循著元氣步道而上 至虹橋瀑布
陰暗天氣 極似蛇群
虹橋瀑布 小型瀑布
雨突然大起來 無法至馬武督瀑布 只好折返至遊客中心
遊客中心附近 蝴蝶群飛 順手拍了其芳姿
此趟因雨未能盡興 期待再次造訪
學佛一年
佛在眼前~~彌勒菩薩
佛在眼前~~觀世音菩薩
學佛二年 佛在天邊
學佛三年 佛化雲煙
殘屋前擺置兩輛腳踏車 擋住著通路 卻引起我的好奇 想一窺究竟
芙蓉夜月~~~~ 楊柳春風~~~
堂開瑞日金鶯轉 簷捲春風玉燕來 偏遠地區仍有書法喜好者
現代房屋就是少了這個感覺
格局 一大廳 左右兩房 廚房在外
屋內雖殘破不堪 但曾經是溫暖的家~~
記得延平郡王祠旁有一道牆 現已不復見 似乎少了味
鳥居
石獅一對 清朝
造型優美
斜陽西照 拍照好時機
漁網漁網 希望希望
一張魚網 無限希望
有補有希望
補網技藝 代代相傳
文衡殿供奉關帝聖君 位於182號道旁 占地幅廣
現仍擴建中 日後又一新象
大願
情深 陳正雄~~吳三連先生文藝獎 作品散佈廟方各角落
造型純樸逼真
大黃蜂 吸引小朋友前來參觀
鋼鐵人
柯博文
菩薩保佑
信眾平安
塵封已久的老厝 藏於小巷中 早已被世人遺忘 逐漸凋零~~~
唧筒依在 人跡杳然
八卦鎮不住歲月的摧殘
屏風依然擋煞
大廳木架 已不堪支撐
斑剝痕跡
盼望中陽光 一絲希望
十多年前曾造訪千佛山 以前道路顛坡 現道路順暢 整個寺廟也頗具規模
從不二門進入參拜
左右門神 左邊~~~秦叔寶 右邊~~~尉遲恭
解 行 悟 證 ~~~白雲老禪師
心存和樂氣 念起無怨尤
大佛 庇佑眾生
金剛塔
遠眺關廟區域
默念大悲咒
小南天
許願池~~~~彌勒菩薩保佑我
您好嗎
徜徉巷弄之間 尋找那份清靜悠閒 尤在午后斜陽西照時~~~~
來車小心
窗前花草 主人用心 過客歡心
純樸屋舍 藏於巷弄之中
逛完淺草寺 來到旁邊淺草神社 凡歷史文物我皆有興趣參觀
每年5月17日舉行三社祭 重要文化財 亦為東京三大祭典
碰巧遇上結婚典禮 日本人仍重視傳統文化 當天還有三場婚禮
各國文化都有其特色
觀禮者不乏年輕人參與
年長的步伐 永續傳承
香煙裊裊
護國佑民
風調雨順
心想事成
來到遊客服務中心辦理住宿 房間即在這裡
原訂小木屋 說整修管路 被換到旅客服務中心
山上要住小木屋 才有山上味道
清晨拍照 氣候宜人 光線交錯 拍起來很舒服
忘憂池 空無一人 真的忘憂
不會飛小瓢蟲
這裡的鳥 好像不懼人 告訴我 您可以靠近一點
員工宿舍 悠閒環境
濯足園
大樹爺
仙人居 優雅稱呼
三柱清香 天地人合一
來到石梯坪已近中午時分 非常炎熱 遊客仍見不少
花東沿岸海蝕地形處處可見 此處壺穴堪稱台灣第一
風光景緻 心曠神怡
17公尺高單面山為遊客必登之點
終於等到短暫淨空畫面
雨天的七星潭仍擋不住遊客的興緻 撐起了雨傘漫步於海攤上
有志一同
釣魚者風雨無阻
寧靜自行車道
七星潭亦稱月牙灣 以月牙灣較貼切
美景當前 捕捉剎那
小女生拍得不亦樂乎
為今天留下美麗句點
梅雨季中的阿勃勒成為名符其實的黃金雨
灑落了一地黃金~~~
蘭花楹 紫葳科 別名:巴西紫葳 非洲紫葳 紫雲木
適合行道樹 景觀樹 惟台南未見有大量種植 只見於公園零星散佈
果實
花開花落 生生不息